OpEd

国际劳工组织满怀希望纪念一百周年

今年是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一百周年。这是一个回首过去、庆祝过往成就的特殊时刻,也是展望未来、摩砺以须的独特机遇。国际劳工组织的百年庆典着眼于劳动世界的未来,而中国将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评论 | 中国 北京 | 2019年4月9日
1919年的巴黎和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作为联合国前身——国际联盟的自治性附属机构,国际劳工组织就诞生于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创始成员国豪情壮志,致力于推动和实现全球和平。它们认为和平和繁荣是硬币的两面,没有共同繁荣就没有世界持久和平。这一观点也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章程》(英文)中,即 “任何地方的贫穷对一切地方的繁荣构成危害”。此外,创始成员国坚信,为了实现和平与繁荣的双重目标,国际合作必不可少。值得注意的是,100年后的今天,它们的愿景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社会正义,改善全球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并通过雇主、工人和政府代表三方合作商定的国际劳工标准(英文)支持工人权益。在这个由巴黎和会创立的组织中,政府、工会和雇主享有同等代表权。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形式过去是,现在仍是国际政府组织中独一无二的:它是唯一一个工人和雇主代表与政府具有同等地位的组织。

自成立伊始,国际劳工组织就是一个雄心勃勃、大胆无畏的组织。它虽是国际联盟的组成机构,但很快就焕发了自己的生机。之后,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之时,国际劳工组织成为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劳动世界事务的专门机构,但其三方架构和标准职能都得以保留。1969年,劳工组织因其对全球和平繁荣的贡献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已有187个成员国,但一直不忘初心,不断调整,以应对广泛深远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变化。

中国自始至终都认同国际劳工组织的职责。1930年5月,国际劳工局的首个中国分局在南京成立。该分局于1952年关闭,并于1985年在北京重新设立。自那时起,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政府和社会伙伴就劳动立法、劳动力市场建设、青年创业、社会保护和职业安全与卫生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展合作。

当然,劳动世界在过去100年中发了巨变,中国尤为如此。在全球化推进、新技术传播和主要人口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深刻的变革已然发生,并且仍在进行之中。当前,公共就业政策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私营部门必须适应青年人对于新职业的抱负和期待。

为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及其对工人和雇主的影响,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莱德先生决定将百年庆典的重心放在劳动世界的未来。国际劳工组织劳动世界的未来百年倡议(英文)邀请全球各国政府、工人组织和雇主组织参与建设性对话,讨论如何塑造各方期望的劳动世界未来。其基本假设是,未来不是由技术或其他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公民和他们的政府。

技术虽然不能决定未来,但却很有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事实上,新技术对于劳动世界的影响也许是近年来引起激烈争论的话题。技术可以在未来创造多少就业岗位?机器人会替代我们工作吗?如果我的工作在5年后不再存在,我该怎么办?在面对快速变化时,这些问题合情合理,担忧与希望并存。

毫无疑问,新技术会继续创造就业机会。以中国为例,过去几年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中,有三分之一与新技术的引进直接相关。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共享经济研究中心2019年发布的报告,2018年中国参与共享经济的人达到7.6亿,其中参与提供服务者为7500万人,而平台雇用的员工数达到了598万,比去年分别增长了7.1%和7.5%。

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一些工作和职业将会消失,技能将比以前更快被淘汰,一些工人将会被解雇。同样,并非所有新技术创造的就业岗位都符合体面劳动的定义。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新就业形式可以是短期和临时的、无保障和不安全的、收入低和没有保护的。

为了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发起的关于劳动世界未来的全球辩论提供指导,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了由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瑞典首相勒文共同担任主席的全球委员会。今年1月底,委员会发布了《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工作》报告,呼吁制定以人为本的新议程。

报告旨在消除乐观和担忧人士间的分歧,前者将创新作为改进劳动世界、创造更多更好地就业岗位的来源,而后者则担心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经济只能让少数幸运儿获益。

报告就如何创造包容性经济增长和体面工作提出了建议,正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预计的那样,决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第一组建议邀请利益相关方投资于人的能力,缩小性别差距并确保人人享有社会保护。建立普遍有效的终身学习制度被确定为重点,以便劳动者能够掌握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能。

第二,报告建议进一步投资于包括工资确定机制在内的劳动机制,并坚持振兴工人和雇主组织的集体代表性。报告提出了一种“人类掌控”人工智能的方法,以及对数字劳动力平台进行国际治理。有趣的是,报告提议建立“全民劳动保障”,以确保所有工人,不论其就业形式如何,都享有基本劳工权利、足够维持生活的工资、工作时长限制以及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第三,报告强调了投资和促进照护经济、绿色经济、农村经济的必要性。报告还建议重塑私营部门的激励结构,以实现长期的、以人为本的经商方式。应该更好地考虑投资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这些同其他很多建议一道,将于年内在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进行讨论。今年的4月11日是《国际劳工组织章程》通过10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和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在北京举办“共商共建共享劳动世界未来”三方特别会。这次高级别会议是国际劳工组织劳动世界的未来百年倡议的一部分,标志着全年一系列活动的开始。

考虑到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和中国的劳动力规模,全球劳动世界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劳动世界未来的影响。在迈入第二个百年之际,国际劳工组织以新活力、新重点和新愿景,致力于与中国及其他成员国一道,为创造和平、社会正义和人人享有体面劳动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作者:柯凯琳,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