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社会保护
国际劳工组织:弥合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护缺口,防止未来危机重演
加强和完善社会保护体系将减轻类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危机的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布的两篇简报警示,现有社会保护的缺口可能会使复苏计划大打折扣,使数百万人陷入贫困,并影响全球为应对未来发生类似的危机做好准备。
简报仔细研究了社会保护措施在发展中国家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包括在疫情中提供疾病津贴。
简报《发展中国家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的社会保护措施》(英文)将社会保护描述为“危机期间向个人提供支持的必不可少的机制”。简报检视了部分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消除人们获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障碍,加强收入保障,覆盖非正规经济劳动者,保护收入和工作,以及改善社会保护、促进就业和其他干预措施的执行。
简报指出:“尽管病毒传播不分贫富,但是造成的影响却非常不平等”,是否能够获得可负担的、优质的医疗服务“攸关生死”。
简报同时警示政策制定者应避免将注意力只放在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因为这可能导致医疗卫生体系减少应对“其他每天都可致人死亡的疾病”。简报例举了埃博拉疫情期间,忙于应对埃博拉如何加剧了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死亡率。
根据简报中的数据,全世界55%的人口(多达40亿),缺乏社会保险或社会救助。全球来看,只有20%的失业人口可以获得失业津贴,而在某些区域,覆盖率要远低于这一比例。
另外一份“社会保护聚焦”简报是《病假和隔离期的疾病津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的各国应对措施和政策考量》(英文)。
尽管病毒传播不分贫富,但是造成的影响却非常不平等,是否能够获得可负担的、优质的医疗服务‘攸关生死’。"
简报呼吁紧急采取短期措施,消除疾病津贴覆盖范围和充足性的缺口,因此将带来三重益处:(1)支持公众健康,(2)预防贫困,(3)促进健康和社会保障权利。
建议措施包括扩大疾病津贴至所有人群,特别是覆盖非标准、非正规就业的女性和男性劳动者,自雇经营者,移民工和弱势群体。其他建议包括提高津贴水平以保障收入,加速津贴的支付,扩大保障的范围,包含从预防、诊断到治疗,并覆盖隔离或照料患病家人期间。
“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敲响了警钟。缺乏社会保护不仅影响穷人,也暴露了正在致富的人群的脆弱性,因为医疗费和(相关的)收入损失将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工作和储蓄。”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护司司长莎拉·拉扎维(Shahra Razavi)指出。
“来自世界各地的事例再次清楚地表明,社会保护体系健全而全面的国家,更有利于应对危机和实现复苏。由于疫情,公众对社会保护的重要性和对社会保护进行投入的紧迫性的意识不断增长,政策制定者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确保为防止危机在未来重演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