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更加健全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

2019冠状病毒疫情凸显了构建健全、有复原力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之重要性。为纪念2021世界职业卫生与健康日,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代理局长戴晓初介绍了构建健全、有复原力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的理念和需采取的措施。

新闻发布 | 2021年4月28日
2019冠状病毒疫情对劳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凸显了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的重要性。

新冠病毒给工作场所、工人、社区都造成了严峻的感染风险。此外,为减轻病毒传播而采取的新的工作安排和程序也带来了新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例如,远程工作加大了人体工效学和心理健康风险;同时,大约六成的受访企业认为远程工作期间难以维持员工的士气。

疫情给某些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例如全球有1.36亿医护工作者和社工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感染风险。医护工作者、社工以及许多行业的核心工作人员都面临着工作量激增、工作时间超长和无法保证休息时间的问题。工作场所暴力和骚扰风险也在增加。所有这些因素都对劳动者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自于191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并制定了一些系列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方面的国际劳工标准,为各国的立法和实践提供指导。2019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国比以往更加重视这些国际劳工标准所倡导的原则,尤其是预防原则。

面对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各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通过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来遏制病毒的传播。在劳动世界中,各方积极落实应急措施,切实保护包括医护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国际劳工组织强调,要警惕疫情导致歧视现象加剧,呼吁保护青年、女性、残疾人、移民工人、自营职业者和非正规经济工人等弱势劳动者。

我们可以从这场危机中汲取诸多教训,其中的一条深刻教训是各国需建立起健全和有复原力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藉此提升未来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好地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帮助企业渡过危机。对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进行投资,有助于各国更好地应对和走出危机,更好地复苏。

国际劳工组织的187号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公约(2006年)规定了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监管和制度框架;职业卫生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和培训;数据收集和研究;以及在企业层面加强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以预防和应对职业安全和健康风险的机制。187号公约为各国构建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中国,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应对疫情,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国家卫健委和应急管理部出台了指南和相关措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安全复工复产,做好疫情防控。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组成的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积极开展社会对话,出台了多个文件,指导企业应对疫情和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守护职工健康。为保护好抗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组印发了保护医护工作者的个人防护、保障休息时间、做好心理疏导等十方面措施。疫情爆发后,国际劳工组织翻译了相关政策工具和指导手册,组织了在线培训,为湖北省128个医院的594名医护工作者提供个人防护方面的指导。

世界各国应对疫情的经验表明,在政府、雇主和工人组织间开展社会对话,有利于应对危机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通过社会对话,可以构建信任氛围,这为迅速高效地落实抗疫措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社会对话,善用社会对话,通过社会对话鼓舞雇主和工人共建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同时,将所有劳动者,包括新业态和零工经济劳动者纳入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体系。

2019冠状病毒疫情无疑是全球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挑战之一。 我相信,只要各方做出承诺,采取协同行动,就可以构建更完善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更好地保护每一个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更有力地推动实现体面工作!